2010影院:黄汉明的全景映画

返回 返回

mingwong-wallposter开幕及公共对话:黄汉明+胡昉,2011年2月27日(周日)下午三点
时间:2011年1月17日-3月27日

2011年开春,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Ming Wong)的个人影像单元:

生死威尼斯(中国首映),2010
灵感来自于维斯康蒂电影《魂断威尼斯》(1971)

吞噬恐惧,2008
灵感来自于法斯宾德电影《恐惧吞噬心灵》(1974)

与裴特拉•冯•康特学德语,2007
灵感来自于法斯宾德电影《裴特拉•冯•康特苦涩的眼泪》

哈姆雷特问题,2001

 

我们被投射到一个无法定义的时空,在这里,关于过去的倒叙与关于未来的预告都有可能发生。——黄汉明

 

黄汉明的不少作品题目似乎都在颠倒某种语序:

Life &Death in Venice (2010)Vs. Death in Venice (Luchino Visconti,1971)
Life of Imitation(2009)Vs. Imitation of Life (Douglas Sirk, 1959)

In Love for the Mood (2009) Vs. In the Mood for Love (Wong Kar Wai, 2000)

Angst Essen/ Eat Fear (2008) Vs. Ali: Fear Eats the Soul (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1974)

对母题的重写,将与之相关的电影原型滑向了奇怪的转生:每当电影的形象转生在我们的生命里,每当出现了共存,就有新的生命存在。

那些封存或过度消费的影像,藉由Ming Wong(黄汉明)的演绎,重活一次。

——胡昉,旅行中的陌生人

 

更多内容请点击“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

Ming Wong: 旅行中的陌生人

胡昉

Mingwong in the mood  (7)

语序

Ming Wong的不少作品题目似乎都在颠倒某种语序:

Life &Death in Venice (2010)Vs. Death in Venice (Luchino Visconti,1971)
Life of Imitation(2009)Vs. Imitation of Life (Douglas Sirk, 1959)

In Love for the Mood (2009) Vs. In the Mood for Love (Wong Kar Wai, 2000)

Angst Essen/ Eat Fear (2008) Vs. Ali: Fear Eats the Soul (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1974)

对母题的重写,将与之相关的电影原型滑向了奇怪的转生:每当电影的形象转生在我们的生命里,每当出现了共存,就有新的生命存在。

那些封存或过度消费的影像,藉由Ming Wong的演绎,重活一次。

生死

mingwong venice (9)

Visconti的《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一开场就是一个隐喻般的场景:一叶孤舟,在马勒(Gustav Mahler)阴郁的柔板中驶向生的彼岸;而在Ming Wong的《生于威尼斯,死于威尼斯(Life & Death in Venice)》中,一开场就是庸常的旅游城市场景,Ming Wong所扮演的音乐家Aschenbach穿过圣马可广场,引起旅游者们的回头张望。今天,Ming Wong将主人公们置身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中,那儿有文化旅游者热衷访问的威尼斯双年展,继而,不仅是城市,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厅也成了他的外景地,Aschenbach和美少年Tadzio徜徉在当代艺术的迷宫,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们各自平行的命运。最后,美少年还是朝天举起他那致命的手指,只不过,在Ming Wong的版本中,那个场景出现了两次,而在《魂断威尼斯》中,只是一次,而且,在银幕出现时短暂得要命。

Ming Wong一人分演两角,无论如何,这成为一种自我分裂的角色扮演,而因为这种分裂意识,《魂断威尼斯》中那种生命之枯竭和美丽的对抗突然被消解了,现在,那个美少年指向天空的手势对那个中年音乐家来说不再成为致命的一击,相反,它成为一种和解的姿势。

由此,艺术通过银幕上的死而获得永恒的生。

扮演

 mingwong tomorrow (15)

而他人的生命是如何寄生在Ming Wong的影像中?

他扮演。

他扮演所有的角色。

Four Malay Stories中,他扮演出自马来导演P.RAMLEE曾经脍炙人口的电影中的角色:医生,情人,武士,乐手;在Anst Essen/Eat Fear中,他扮演不顾年龄和种族差距相爱的摩洛哥民工 (Moroccan immigrant worker) 阿里(Ali)和他的德国情人洗衣女工Emmi,同时,他也扮演他们的敌人;
Lern Deutsch mit Petra von Kant / Lean German with Petra von Kant中,他扮演失恋的德国妇女;在Devo Partire. Domani. / I must go. Tomorrow.中,Ming Wong 扮演客人,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和女佣。

Ming Wong也让别人去扮演。

In Love for the Mood中,他让来自新西兰的白人女演员(Caucasian)扮演原片中由张曼玉饰演的华人女主角苏丽珍;

Life of Imitation中,他让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分别扮演原片中的Sarah Jane和她的母亲。

这些扮演似乎是在模仿曾经的银幕形象,但勿宁说,是一种对记忆的练习,是对众人脑海曾经有过的形象的重新排演。Ming Wong的表演天才,在于他不仅能够捕捉形体,也能够捕捉塑造和重塑这种形体的意识。从而,生命从这种再次排练的偏差中重新诞生。

身份

他演所有的人:男人,女人,少年,老人,马来人,德国人,摩洛哥人……有趣的是,他还没有演过华人。

我想这和生命的狂欢有关。

不是吗?一个亚洲人,套上假的金发套,来演那个绝美的少年Tadzio,同时,他还演着走向死亡的音乐家Aschenbach,这本身也许就带有狂欢性质,是对个体边界极限的尝试,它暗示了,影像空间是怎么样有可能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延伸和推向极限,并制造出我们集体的生命。

镜像

看与被看,与再看。

在Ming Wong的影像装置空间中,时间和空间和重新成为不确定的因素,去质疑和促成一个观者自身在欲求和距离之间的无限循环。

Life of Imitation所作的空间中,镜子折射出两个平行但无法相交的世界,而In Love for the Mood三个屏幕叠加的三重影像,是情感的多重变奏和延宕。在Ming Wong的影像装置空间中,镜像有可能是一种时间深度的繁殖,是一种类似同一时间的轻微变形和变奏,而不仅是幻像。

由此,来自“他人”的影像,迂迴曲折地融合进他的生命。

Ming Wong的影像创作,总是跟他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从而巧妙地折射出他自身的经验。他的作品不仅是关于电影时间的记忆重构,也是他对艺术家当代成长经验的一种自传式再造。正如艺术家所说:“we are projected into an unidentifiable space and time where flashbacks and flash-forwards seem prone to occur”。

Ming Wong所面对的,是自我在世界镜像中与他人的短暂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