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丹 (Danh Vo)
简历
1975年⽣于越南;
现生活及⼯作于柏林,德国。
简历
1975年⽣于越南;
现生活及⼯作于柏林,德国。
教育
法兰克福国⽴艺术学院,法兰克福,德国
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哥本哈根,丹麦
奖项
2015 Arken艺术奖,伊什,丹麦
2012 Hugo Boss艺术奖,纽约,美国
2009 提名,年轻艺术家奖,柏林,德国
2007 德国BVR银行BlauOrange艺术奖,柏林,德国
个展
2018
“傅丹:带走我的呼吸”,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
2017
“Danh Võ”,黄廷芳屋顶花园委任项目,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城,新加坡
2016
“Danh Võ”,White Cube画廊,香港,中国
2015
“带走我的呼吸”,Chantal Crousel画廊,巴黎,法国
“Homosapiens”,Marian Goodman画廊,伦敦,英国
“Mothertongue”,丹麦馆,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
“Danh Vo”,路德维希博物馆,科隆,德国
“Destierra a los sin rostro / Premia tu gracia (Banish the Faceless / Reward your Grace)”,马德里水晶宫,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马德里,西班牙
2014
“我们⼈民(局部)”,林冠艺术基金会,北京,中国
“我们⼈民(局部)”,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和纽约市政厅公园,纽约, 美国
“Metal”,与Xiu Xiu合作,The Kitchen画廊,纽约,美国
“Danh Vo”,诺丁汉当代艺术中心,诺丁汉,英国
“Wād al-ḥaŷara”,Jumex博物馆,墨西哥城,墨西哥
2013
“Danh Vo:我们人民”,PEER画廊,伦敦,英国
“Log Dog”,Kurimanzutto画廊,墨西哥城,墨西哥
“Go Mo Ni Ma Da”,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法国
“I M U U R 2”,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美国
“Mother Tongue”,Marian Goodman画廊,纽约,美国
“Gustav’s Wing”,Porto Culturgest画廊,波尔托,葡萄牙
“Chung ga opla”,Villa Medici画廊,罗马,意大利
“New Sculptures”,Xavier Hufkens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Fabulous Muscles”,Museion博物馆,波尔扎诺,意大利
2012
“Uterus”,芝加哥⼤学The Renaissance Society艺术空间,芝加哥,美国
“我们⼈民(局部)”,芝加哥美术馆,芝加哥,美国
“我们⼈民(局部)”,丹麦国家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
“Damnatio Memoriae”,与Julie Ault和James Benning合作,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画廊,安南代尔哈德逊,美国
“Võ Danh”,布雷根茨美术馆,布雷根茨,奥地利
“Herzlich Wilkommen”,茵斯布鲁克画廊,茵斯布鲁克,奥地利
2011
“Ephemeroptera”,与Heinz-Peter Knes合作,MD72画廊,柏林,德国
“JULY, IV, MDCCLXXVI”,Fridericanum博物馆,卡塞尔,德国
“Henrik Olesen/Danh Vo”,与Henrik Olesen合作,Morra Greco基金会,那不勒斯,意大利
“Master/Slave Dialectic”,Buchholz画廊,科隆,德国
“Danh Vo”,Chantal Crousel画廊,巴黎,法国
2010
“Hip Hip Hurra”,丹麦国家博物馆,哥本哈根,丹麦
“All your deeds in water shall be writ, but this is in marble”,Bortolozzi画廊,柏林,德国
“Autoerotic Asphyxiation”,Artist Space画廊,纽约,美国
“L’artiste et le décorateur”,Buchholz画廊,科隆,德国
2009
“Where the Lions Are”,巴塞尔艺术馆,巴塞尔,瑞⼠
“Les Fleurs d’Interieur”,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巴黎,法国
“Danh Vo and his American Friends”,Alte Fabrik画廊, Gebert Stiftung⽂化基⾦会,拉珀斯维尔,瑞士
“Boys seen through a shop window”,Daniel Buchholz画廊,科隆,德国
“无题”,与Jay Chung和Takeki Maeda合作,Balice Hertling画廊,巴黎,法国
“Last fuck”,Zero画廊,⽶兰,意大利
2008
“Package Tour”,阿姆斯特丹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2007
“无题”,Brandenburgischer Kunstverein画廊,波茨坦,德国
“Good Life”,Isabella Bortolozzi画廊,柏林,德国
2006
“Go Mo Ni Ma Da”,与Tobias Rehberger合作,Petzel画廊,纽约,美国
“Dreams and Expectations”,卑尔根艺术画廊,卑尔根,挪威
“My Blue Genes”,艺术家父母的公寓,哥本哈根,丹麦
2005
“Not a Drop but the Fall”,Klosterfelde画廊,柏林,德国
2004
“Selfportraits”,Signal画廊,马尔默,瑞典
2001
“Illegal Housing”,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哥本哈根,丹麦
群展
2018
“Faith Love Hope”,格拉茨美术馆,格拉茨,奥地利
2017
“Versus Rodin: Bodies across Space and Time”,南澳大利亚美术馆,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Mechanisms”,瓦蒂斯当代艺术馆,旧金山,美国
“Cool, Calm and Collected”,ARoS奥胡斯艺术博物馆,奥胡斯,丹麦
“I am you, you are too”,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The Trick Brain”,Aishti基金会艺术空间,安提利亚,黎巴嫩
科英布拉双年展,Anozero ’17画廊,科英布拉,葡萄牙
“(X) A Fantasy”,David Roberts艺术基金会,伦敦,英国
“Eurovisions: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Goldberg collection”,澳大利亚国立艺术学院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La Terra di Milano”,米兰三年展中心,米兰,意大利
“The Restless Earth”,米兰艺术宫,米兰,意大利
“House of Commons”,Portikus画廊,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
2016
“Question the Wall Itself”,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ETHER”,Chantal Crousel画廊,巴黎,法国
“AAM Exhibition”,阿斯彭艺术博物馆,阿斯彭,美国
“La collection Thea Westreich Wagner et Ethan Wagner”,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Overburden”,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画廊,安南代尔哈德逊,美国
“To Inherit the Wind: New Perspectives on Heritage”,Eugénio de Almeida基金会,埃武拉,葡萄牙
“Exquisite Corpse: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at The Mistake Room”,The Mistake Room画廊,洛杉矶,美国
“Happy Ending”,FRAC Champagne-Ardenne艺术中心,兰斯,法国
“Father Figures are hard to find”,NGBK艺术馆,柏林,德国
“Sculpture on the Move 1946-2016”,巴塞尔美术馆,巴塞尔,瑞士
“All Heritage is Poetry”,Eugénio de Almeida基金会,埃武拉,葡萄牙
“Take me I’m Yours”,由Christian Boltansky和Hans Ulrich Obrist策展,肯斯特尔夏洛滕堡,哥本哈根,丹麦
“Sculpture 4tet, Luciano Fabro, Jean-Luc Moulène, Bruce Nauman and Danh Vo”,Marian Goodman画廊,伦敦,英国
“Shame. 100 Reasons for Turning Red”,德国卫生博物馆,德累斯顿,德国
“Question the Wall Itself”,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2015
“绝对收藏指南”,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中国
“沙迦双年展12: The Past, the present, the possible”,沙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Parasophia:京都国际现代艺术祭2015”,京都,日本
“Ray Johnson / Lee Lozano / Danh Vo”,Inigo Philbrick画廊,伦敦,英国
“Magnificent Obsessions: The Artist as Collector, Martin Wong/Danh Vo”,巴比肯艺术中心,伦敦,英国
“Danh Vo & Peter Hujar”,Buchholz画廊,科隆,德国
“Violent Incident”,米德尔堡市场前市政厅艺术项目空间,米德尔堡,荷兰
“Losing the Compass”,由Scott Cameron Weaver策展,White Cube画廊,伦敦,英国
“Storylines: Contemporary Art at the Guggenheim”,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
“Selected Sculptures”,Riva Project艺术中心,布鲁塞尔,比利时
“Open Dress”,阿布泰贝格博物馆,门兴格拉德巴赫,德国
“Take Me (I’m Yours)”,由Christian Boltanski,、Hans Ulrich Obrist和Chiara Parisi策展,巴黎钱币博物馆,巴黎,法国
“Slip of the Tongue”,由Caroline Bourgeois和Danh Vō策展,海关大楼博物馆,威尼斯,意大利
“Julie Ault - afterlife”,Buchholz画廊,纽约,美国
“The Problem of God”,Nordrhein-Westfalen艺术品收藏馆,杜塞尔多夫,德国
2014
“Passions secrètes”,Flamandes私人收藏,Le Tripostal展览馆,里尔,法国
“Manifest Intention. Drawing In All Its Forms”,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馆,都灵,意大利
“横滨三年展”,新港码头展览馆,横滨,日本
“The illusion of light”,葛拉西宫美术馆,威尼斯,意大利
“Taking a Stand against War”,兰布鲁克雕塑美术馆,杜伊斯堡,德国
“The New International”,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莫斯科,俄罗斯
“Doabale Sayable Thinkable, 第八届柏林当代艺术双年展”,Kunst-Werke当代艺术馆,柏林,德国
“I Look at Things... Works from the Collection”,林冠艺术基金会,哥本哈根,丹麦
“Ten Million Rooms of Yearning. Sex in Hong Kong”,Para-Site画廊,香港,中国
“Future perfect: Contemporary Art for Germany”,乌亚兹多夫城堡当代艺术中心,华沙,波兰
“Burton / Jensen / Vo”,Inigo Philbrick画廊,伦敦,英国
“Revolver II”,由Michael Newman和Robin Klassnik策展,Matt’s Gallery画廊,伦敦,英国
“Abandon the Parents”,丹麦国立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
“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Danjuma Collection艺术组织,伦敦,英国
“Dark Waters”,Chantal Crousel画廊,巴黎,法国
“Mingei are you here?”,由Nicolas Trembley策展,佩斯画廊,纽约,美国
“LOU FORD”,Etablissement d’en face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David Altmejd, Roni Horn, Didier Vermeiren, Danh Vo”,Xavier Hufkens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Histories: Works form the Serralves Collection”,塞拉尔夫现代美术馆,波尔图,葡萄牙
2013
“Reinventing the Wheel: The Readymade Century”,蒙那许大学艺术博物馆,墨尔本,澳大利亚
“9 Artists”,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歧异花园”,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中国
“Honey, I rearranged the collection”,Philippe Cohen藏品于Passage de Retz画廊,巴黎,法国
“On the type of my tongue”,Magasin 3艺术馆,斯德哥尔摩,瑞典
“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百科宫殿”,军械库主场馆,威尼斯,意大利
“Foreigners Everywhere”,犹太博物馆,莫斯科,俄罗斯
“Das Reich ohne Mitte”,美因茨艺术馆,美因茨,德国
“L'image papillon”,让大公现代美术馆,卢森堡市,卢森堡
“Provisional Asthetics, Rehearsing History”,韦尔斯利学院Davis美术馆,威尔斯利,美国
2012
“Track”,S.M.A.K.根特市当代艺术馆,根特,⽐利时
“he Ungovernables,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年展”,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The New Public”,Museion当代艺术博物馆,博尔查诺,意大利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1
“The Hirsch-Index ‘The Art of Quotation’”,ZKM当代艺术博物馆,卡斯鲁厄,德国
“Nobody, not even the rain, has such small hands”,Raeber von Stenglin画廊,苏黎世,瑞士
“Camulodunum”,Firstsite美术馆,科尔切斯特,英国
“You are not alone”,Joan Miró基⾦会,巴塞隆拿,西班牙;MARCO维哥当代艺术馆,维哥,西班⽛
“Based in Berlin”,Monbijou州立公园Atelierhaus空间,柏林,德国
“That’s the way we do it”,布列根茨美术馆,布列根茨,奥地利
“Open House”,新加坡双年展,新加坡市,新加坡
2010
“all we ever wanted was everything”,伊利沙白艺术基⾦项目空间,纽约,美国
“About us”,Johann König画廊,柏林,德国
“第六届柏林当代艺术双年展”,柏林,德国
“Bringing Up Knowledge”,MUSAC卡斯蒂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莱昂,西班⽛
“10.000 Lives”,光州三年展,光州,南韩
“To the Arts, citizens!”,Serralves美术馆,波图,葡萄牙
“Socle Du Monde”,HEART:海宁当代艺术博物馆,海宁,丹麦
“Tumult”,市艺术节,洛兰岛,丹麦
“Lost and Found”,Neugerriemschneider画廊,柏林,德国
“More Carpets”,Bortolozzi画廊,柏林,德国
“Strange Comfort”,巴塞尔艺术馆,巴塞尔;私法瑞士文化学院(罗马),罗马,意大利
“Morality Act IV”,Witte de With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荷兰
2009
“Morality - Act II: From Love to Legal”,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荷兰
“Preis der Nationalgalerie für junge Kunst 2009”,汉堡火车站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德国
“Flüchtige Zeiten”,Westfälischer艺术协会,明斯特,德国
“Quodlibet II”,Daniel Buchholz画廊,科隆,德国
“Bijoux de Famille”,Chantal Crousel画廊,巴黎,法国
“The Perpetual Dialogue”,Andrea Rosen画廊,纽约,美国
“7 x 14 Siberkuppe”,巴登-巴登艺术馆,巴登-巴登,德国
“Sensation”,Isabella Bortolozzi画廊,柏林,德国
2008
“Jahresgaben 2008”,慕尼黑艺术协会画廊,慕尼黑,德国
“釜山双年展”,釜山,南韩
“Where the lions are”,Para/Site艺术空间,香港,中国
“横滨三年展2008 - Time Crevasse”,横滨中心滨水区,横滨,日本
“Reality Check”,丹麦国立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
“U-TURN当代艺术四年展”,哥本哈根,丹麦
“Manifesta 7”,Manifesta 7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博尔扎诺,意大利
“Docking Station”,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2007
“Oh Girl, It’s a Boy!”,慕尼黑艺术协会,慕尼黑,德国
“The California Files: Re-Viewing Side Effects of Cultural Memory”,加州艺术学院Wattis当代艺术中心,三藩市,美国
“Secret Flix”,Neue Alte Brücke画廊,法兰克福,德国
“I Want to Believe”,Eva Presenhuber画廊,苏黎世,瑞士
2006
“Crime and Punishment”,塔林艺术馆/塔林艺术会堂,塔林,爱沙尼亚
“Für die Ewigkeit”,JET画廊,柏林,德国
“Dictionary”,book project,哥本哈根,丹麦
2005
“NOT A DROP BUT THE FALL”,不莱梅美术馆,不莱梅,德国
2004
“Deutschland sucht”,Kölnischer Kunstverein美术馆,科隆,德国
“EXIT 2004”, Kunstforeningen GL Strand展览空间,哥本哈根,丹麦
策划展览
2015
“Slip of the Tongue”,与Caroline Bourgeois合作,François Pinault基金会,Punta della Dogana现代艺术馆,威尼斯,意大利
2013
“Tell it to my heart: Collected by Julie Ault”,与Julie Ault, Martin Beck, Nikola Dietrich, Rasmus
Roehling, Scott Weaver和Amy Zion合作,巴塞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塞尔,瑞士
2010
“Felix Gonalez-Torres”,Wiels当代艺术中心,布鲁塞尔,⽐利时
2007
“Mia Rosasco”,JET画廊,柏林,德国
2006
“My Blue Genes”,艺术家本人⽗母的公寓,哥本哈根,丹麦
公共收藏
丹麦国立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
FNAC(国立当代艺术基金),巴黎,法国
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庞比度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IFA(国际文化关系协会),柏林,德国
以色列博物馆,耶路撒冷,以色列
MUSEION当代艺术博物馆,博尔查诺,意⼤利
巴塞尔艺术博物馆,巴塞尔,瑞士
苏黎世现代艺术博物馆,苏黎世,瑞士
泰特现代艺术馆,伦敦,英国
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最近消息
Danh Vo: Take My Breath Away
2018年2月9日 – 5月9日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
雕塑四重奏:Luciano Fabro, Jean-Luc Moulène, Bruce Nauman & Danh Vō
2016年1月12日—2月20日
Marian Goodman画廊,伦敦
最近消息
Danh Vo: Take My Breath Away
2018年2月9日 – 5月9日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
雕塑四重奏:Luciano Fabro, Jean-Luc Moulène, Bruce Nauman & Danh Vō
2016年1月12日—2月20日
Marian Goodman画廊,伦敦
傅丹:2.2.1861
2015年12月20日 – 2016年3月6日
镜花园,广州
傅丹:母语
2015年5月9日—11月22日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丹麦馆,威尼斯
失言
2015年4月12日—2016年1月10日
弗朗索瓦·皮诺基金会,前海关大楼,威尼斯
PARASOPHIA:京都国际现代艺术节2015
2015年3月7日—5月10日
PARASOPHIA:京都国际现代艺术节2015,京都
第12届沙迦双年展:过去、现在、可能
2015年3月5日—6月5日
第12届沙迦双年展,沙迦
相关文章
Phung Vo手书誉写法国传教士圣戴法纳·韦纳尔在越南殉道前写给父亲的最后一封信。
傅丹和他父亲Phung Vo的合作形成了“2.2.1861”(2009至今)这个一直在延续的项目。
相关文章
母语
傅丹
Phung Vo手书誉写法国传教士圣戴法纳·韦纳尔在越南殉道前写给父亲的最后一封信。傅丹和他父亲Phung Vo的合作形成了“2.2.1861”(2009至今)这个一直在延续的项目。
我父亲会不断重覆誊写这信,直至他去世为止。
我喜欢这个「书法可变成一种纯劳动」的想法。
从一个出土埃及铜矿可以找到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拉丁字母零碎的蛛丝蚂迹。这个发现意味著当时不懂译解神碑体的工人们发明了一套易读易用的音标写法。
在十七世纪的时候,为了传扬福音,葡萄牙传教士按照音调将越南语转录(将越南语音译)。二十世纪初法据期间,拉丁语体的越南语成了法定语言。由于系统是源于音调转录,因此容易让农民学习,音标文字同时为当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所推崇/广传,他们认为这是消灭文盲的工具。今天,越南语使用者普遍地接受这套书写系统,只有学者才会拥有旧式的,受中文书写影响的字符概念。
我父亲勉强地学会说丹麦语,逞论书写了。所有西方语言对他来说都很陌生。
Phung Vo 2009-2012, Kunsthaus Bregenz出版,2013,pp.229-230
在芸芸众多陈设在父亲誊写书信的案头,竖了一面小小的丹麦国旗和摆放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照片。
本书插图中的明信片呈现了有关巴黎外方传教会培训出来的传道者的处决绘画;巴黎外方传教会是一个男性使徒生活团,他们一直教育有抱负的福音派信徒并支持他们在海外的传教工作。大部分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传教会都被派放至亚洲,一个二百年前葡萄牙已经立足的土地上。神学院从决志的越南工艺师订製画作。
Phung Vo 2009-2012, Kunsthaus Bregenz出版,2013, pp. 210-211
Phung Vo 2009-2012, Kunsthaus Bregenz出版,2013, pp. 212-213
处决法国传教士可能因此成为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对越南殖民的一个藉口。但法国亦支援了英国对中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对越南南港口虎视耽耽。五十年之后,义和团亦会使用相似的政治手段杀害基督徒。在我脑内,总有很多义和团之乱的影像萦绕著。
我已经接受洗礼,亦曾领受圣餐和其他种种活动,但我不知道活动的英文名称,所以作罢。
1954年,于日内瓦公约中,决定了越南被一分为二的事实;胡志明统治北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而南方则被吴庭艳统治﹣一个由美国政府支持的越南藉天主教徒。分裂原本应是暂时性的,但决定越南前途的公投却不断被美国推迟,更一度被取消,或者是因为明显的公投会导致越南统一,整个国家会落入胡志明的领导下。
我曾经看过一些电影影像,年代久远的,由木构为主的东京燃烧殆尽。
二次大战之后于波茨坦进行的第一个会议上,美国反对从前的帝国权力重夺她们的殖民地。胡志明节录了美国的独立声明化为己用——这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之中消失了。
吴庭艳能否统一越南?在他统治的一段时间国际新闻广泛流传著抗争的僧侣自焚的照片。于1963年,由美国支持的政变以吴庭艳被大量子弹贯穿身体,继而重覆地被刀子捅插结束。
我父亲公寓内的某处挂著吴庭艳的肖像。他至今仍然相信,如果吴庭艳能够活下去,事情会变得好一点。
我家不完全是天主教徒。我是第二代的天主教徒。我爸静悄悄地从儒家改信为一个决志的天主教徒,作为对吴庭艳暗杀的无声抗议。时至今日,他依然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在过去的三十年来,在丹麦我爸所开设的几家餐厅裡面都有他的手写标志及餐牌,他的书写逐渐为我所熟识。我喜欢书法能跟做汉堡的本质无异。我喜欢书法可以变成纯劳动的概念。
我必须惭悔我的脑子被达内兄弟(Jean-Pierre Dardenne & Luc Dardenne)的电影强姦了。萝珊娜(Rosetta)用她的「阳具崇拜」生财工具保住了她的工作的桥段(以及在社会上的一个角色),深深的印在我脑海内。
低层移民较难融入社会。我爸仅学会说丹麦语,放弃书写了。所有西方语言对他来说都像外星文一样。当他誊写这些信的时候,他认住了那些字母,但亳不明白裡面的内容。
我较倾向于将信件的定价保持在一个不昂贵的价钱,以确保我爸可以源源不绝的工作。人们购买信件,我爸会手书,并将信寄给新的拥有者。
我将之想像为一种“截肢字母”的回归。
我将之想像为一组有用的声音转化成纯粹影像的回归,就像四千年前在铜矿中的神碑体对工人一样。
(原文出版于Phung Vo 2009-2012, Kunsthaus Bregenz,2013,该书因应傅丹在Kunsthaus Bregenz2012的个展Danh Vo / Vo Danh而出版,英译中:Zoie Yung,图片来源:艺术家)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2.2.1861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w4002-940542399.67.b3dMfZ&id=16459868088
Go Mo Ni Ma Da
http://www.mam.paris.fr/en/expositions/danh-vo
Tombstone for Phùng Vo
http://www.walkerart.org/magazine/2012/tombstone-for-phung-vo
JULY, IV, MDCCLXXVI,
http://archiv2.fridericianum-kassel.de/vo01.html?&L=1
Parkett Vol.93
http://www.parkettart.com/downloadable/download/sample/sample_id/345
Artists at work: Danh Vo
http://www.afterall.org/online/artists.at.work.danh.vo#.U33hi3Np6lM